在明治神宮許下卑微的願望

by カミナリ
不知道對著生日蛋糕上的蠟燭許願這個習俗,是從什麼時候從哪個國家開始的,但從小我們每一個人就被告知,在生日的這一天,要閉上眼睛,對著那可口蛋糕上插著的、燭淚不斷滴落的蠟燭許下三個願望。

無論後來是否美夢成真,我們都在成長過程中漸漸明白了,這個小小的許願動作是像徵童真與爛漫的符號,是在殘酷現實里人們拼命想要抓住的一點僅有浪漫。

每年生日我都會許下「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都身心健康平安」的同樣心願,不外乎是盼望身邊的親人朋友都能頭好壯壯地活著,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生。看他們每​​年都身心完整地如常出現在我周遭,我想這樣的願望也算是實現了。

來到日本的第一天,老天就苦著一張臉,不斷淌下涓涓滴滴的淚水。不至於大到會狼狽地被立即當頭淋濕成落湯雞,但也不至於小到可以不撐傘。然後雨下下停停,彷彿老天仍未決定它到底哭夠了沒有。

因此,我的東京之行前幾天,是完全在和雨傘「搏鬥」:下雨就撐開我的小折疊傘,眼看暫且停雨了,就又得甩乾雨傘整齊折疊傘帆綁好,再收入傘套內,然後轉過三個街角又感覺如花灑般的雨絲飄下,於是又得「雨傘出鞘」……無限循環這樣的例行動作(還未包括入店出店時的開傘收傘)。

確實,旅途中最怕的情況之一就是老天不賞你好臉色。再美的景點再棒的時辰都會淪陷在一窪窪惱人的水漬裡。

走在原宿街頭,看到雨傘如朵朵盛開的花,我已經開始有點煩躁。看到旁邊指示牌標示著附近就是明治神宮,

「去明治神宮許個願吧!」你說。


才這麼一說沒多久,當我們走到通往神宮正殿入口的大鳥居時,雨勢開始轉小。四周清幽濃密的樹叢把才隔一道橋的熱鬧竹下通完全隔絕開來。


位居澀谷區、佔地70公頃的明治神宮於1920年成立,是日本神道教的重要神社,也是東京都內最熱門的參拜地點。此大鳥居是日本最大的木製鳥居,高12公尺,但並非初建時的原型,因為在1966年遭受雷擊毀損,目前我們所看到的鳥居可是1975年依照原版重建的。

來日本其中一個我非常想造訪的地點,便是這赫赫有名的明治神宮了。神社可是蘊含了濃厚日本文化的殿堂。



 ~六月十六日是日本的「和菓子の日」;當天剛好有免費試吃和菓子活動。~


傍著兩旁深幽的樹林,我們踩在鋪滿碎石子的參道往前走,眾人齊步發出沙沙作響的腳步聲如雷霆萬鈞,同時卻也給人寧謐撫慰的作用,像是規律的車子引擎聲,不自覺舒緩人們的神經。



踏入神社前必須先到一旁的「手水舍」(手水や) 清洗雙手和漱口,寓意洗淨身心的污穢,才能入內參拜神明。




漫畫電影看多了這些神社禮儀,今天終於有機會親身體驗一下,當然不能錯過——即使那一池水又冰又冷。


然後終於看到了巨大而莊嚴的神宮正殿,原木色調的建築散發古樸風,彷彿長篇歷史早已撰寫在它身上,充滿簡潔但穩重的力量。


我二話不說從口袋裡掏了5円硬幣(諧音「ご縁」,意即吉利),投入「賽錢箱」(さいせんばこ)並拍掌兩次,然後雙手合十、閉上雙眼許下願望。





這時,一對新人在宮司的率領下從神宮門口緩緩步入前庭,原來是碰上了結婚儀式!漂亮的新娘身披「白無垢」(也就是日本傳統的婚紗)含蓄地跟在丈夫身旁,行禮如儀。


這讓我不禁想起在國內,許多新人也習慣到吉隆坡的天后宮舉行註冊儀式。在神明的見證下彼此​​許諾誓約,共結連理,我想這是不分國籍與宗教的。


除了參拜神明,在神社的另一種祈願儀式就是「絵馬」(えま)。在小小的木製牌匾上寫下願望,然後掛在神木前讓神明看見。



我雖然寫上中文,但我想日本神明應該大概看得懂大部分的漢字,所以應該會看到我遠道而來留下的小小心願吧~



接著,我看到神社旁的小攤位在售賣各種「御守」(お守り),便又興沖沖地跑去買了好幾個,有的給自己,有的給家人。而販售御守處也有「御神」(おみくじ)——也就是類似華人的求籤——我也跑去求了一個。


「又許願又繪馬又御守又求籤,好貪心哦!」你終於忍不住說了。

可不是嗎?我想天上的神明應該常年都很忙碌,要處理這麼多人的各種願望。


步出明治神宮,天空居然開始放晴,我的5円願望果然被老天聽見了!我在心中暗自竊喜,並得意洋洋地對你說:

「神才不會那麼斤斤計較。」



追伸:其他日本紀行系列:






Comments

Bold & Delicio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