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or one more day

最近終於有機會讀到了美國暢銷作家Mitch Albom的書《for one more day(再給我一天)》,看得我十分動容。

《for one more day》在我看來,就像是《東京鐵塔——老媽和我,有時還有老爸(東京タワー オカンとボクと、時々、オトン)》的美國版。《東京鐵塔》是日本作家Lily Franky(リリー・フランキー)的大賣小說,去年還被搬上大螢幕,由性格演員小田切讓領銜主演。兩本書其實都圍繞著相同的主題在描述:最簡單也最實在平凡的母愛

在《for》一書裡,主角是一個美國白領階級的中年男子。一次生意遭挫後,養成了嚴重酗酒的習慣;生活頹廢,導致後來的婚姻以失敗收場。漸漸的,家人都不和他往來,還刻意迴避他,連女兒的終身大事也完全不讓他出席。最後孤獨寂寞的他失去了生存的意志,決意尋短。

在車禍的生死瞬間,主角彷彿靈魂出窍般,回到了小時候的鄉鎮,回到了自己的老家,還遇見了死去的母親。母親為他準備早餐,帶他去見小時候的鄰里;周圍的種種情景人事讓他憶起了很多的回憶。

一邊回味的同時,他也在心中不斷地反覆省思,叩問自己了斷的決定是否正確,尤其當親眼見到了老媽穿著再熟悉不過的裝扮,聞到了老媽慣有的香水味,吃到了老媽親手做的自己愛吃的食物,感受到了老媽的溫柔呵護。儘管自己年紀再大再沒用再失敗,在老媽眼裡永遠還是一個讓自己驕傲的孩子,永遠還是一個等待著老媽安慰的孩子。
心中其實一直有一份磨滅不去的愧疚,就是當年母親離去時,自己不在身邊。因為執迷沉醉在熱衷的遊戲裡,而終究沒有機會陪伴到最後一刻。這份愧疚像是夢魘,隱隱跟隨多年,無法平復。表面看似平靜如常地生活,甚至開朗正面,在很多零零散散的某些時刻裡,這樣的愧疚還是會悄悄幻化成藤蔓荊棘,匍匐而至,一把攫住,將肉身刮刺地鮮血淋漓。

主角有幸在彌留的過程中——在那多出來的一天裡——和最摯愛的母親攜手度過,重新溫習由愛堆砌起來的記憶。一邊閱讀,我一邊不禁自問:

這一路走來,我們究竟不知不覺傷了愛我們的人多深?而他們又是以多麼無私的寬心,無怨無尤地包容我們?

多少次在我們看不到的夜晚,他們暗自流淚、憂心忡忡?多少次在我們意興風發的時候,他們靜靜觀望,內心感到光榮?

雖然說,人一直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個體,儘管你走得再久再遠,你不能否認,某些人和我們,確實是永遠永遠地藕斷絲連的。
離去的人,也不代表永遠離去,像是書中的一句話:

When someone is in your heart, they’re never truly gone. They can come back to you, even at unlikely times(當那人在你心裡,他們就不是真的離去。即使在不太可能的時刻,他們可以為了你回來。).

而這本書是甚麼?一則鬼故事?還是一則關於母親的回憶錄?我很喜歡書中最後一頁的一句話,它解釋了我們為何喜歡一而再地在自己的記憶泥沼中,挖掘很多關於親情摯愛的往事

Sharing tales of those we’ve lost is how we keep from really losing them(分享那些關於我們所失去的的故事,便是我們如何保住不真的失去他們的方法。).



PS:《東京鐵塔》按這裡

Comments

  1. 回訪&祝福!



    你喜歡小步厚!



    看得出來!

    ReplyDelete
  2. 嘩~

    你真的好喜歡看書耶~

    得向你多多學習呢!

    ReplyDelete
  3. 你终于看了。。我看了前面几夜就哭

    了。。。写得太好了。。你看英文版的

    啊。。我也想看。。。。

    ReplyDelete
  4. 親情總是被人忘記的

    每次都是到了緊要關頭

    人們才會想起它的重要

    ReplyDelete

Post a Comment

Bold & Delicious